从废墟中站起的生命之歌:李应霞的十年重生路
2018年5月12日,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戈壁滩上,一场特殊的挑战赛正在拉开帷幕。这是陶冶丝路108城市戈壁挑战赛,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力量。在众多选手中,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——她就是李应霞,一个用假肢丈量人生的坚强女性。
一、大山深处的童年
展开剩余85%1987年,李应霞出生在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。那里群山环绕,村民们要翻过几座山头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。李应霞家门前那条泥泞的小路,每逢雨天就会变成一条小河,孩子们上学要卷起裤腿,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而行。
那时候最怕下雨天,李应霞回忆道,因为鞋子湿了就没得换,要穿着湿鞋子上一整天课。但正是这样的环境,磨练出她坚韧的性格。12岁那年,父母做了一个改变全家命运的决定——举家搬迁到四川都江堰。
二、都江堰的奋斗岁月
初到都江堰的日子并不轻松。父母在建筑工地打工,姐妹俩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。李应霞至今记得,每天放学后,她都要走很远的路去给工地的父母送饭。那时候妈妈总说,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们读书。然而命运给了这个家庭沉重一击——母亲因长期劳累患上了严重的腰伤。
15岁那年,李应霞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:辍学打工。那天放学后,她偷偷把书包藏在床底下,第二天一早就跟着邻居去了劳务市场。我知道妹妹成绩比我好,她应该继续读书。说这话时,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假肢上的保护套。
三、歌声中的转机
在餐厅打工的日子里,李应霞发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。洗碗的时候,我总喜欢哼歌,同事们都说我唱得好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她进入一家啤酒长廊工作,用歌声推销啤酒。谁能想到,这个腼腆的姑娘一站上舞台就判若两人,很快成为小有名气的驻唱歌手。
第一次拿到一千块工资时,我的手都在抖。李应霞笑着说,终于可以给妈妈买药,给妹妹交学费了。就在事业渐入佳境时,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折。
四、地震中的生死抉择
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,李应霞刚睡醒,正准备吃午饭。突然,地板开始剧烈晃动,水杯里的水溅了出来。那几秒钟就像慢镜头,她回忆道,我看到墙上的裂缝像蜘蛛网一样蔓延开来。
被埋在废墟下的30个小时,成为李应霞生命中最漫长的等待。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,她说的第一句话是:先救我丈夫!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——因为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,她永远失去了双腿。
令人心碎的消失
病床上的李应霞等来的不是丈夫的陪伴,而是一张空荡荡的病床。医生告诉我,他只是擦破了点皮,然后就...不见了。说到这里,她的声音依然会微微发颤。两年后,她收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,这段婚姻以最残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。
五、假肢上的新生
康复训练的日子异常艰难。每次练习走路,假肢都会把皮肤磨出血。李应霞展示着她腿上厚厚的茧子,但每走一步,我就离正常生活近一步。最让她骄傲的是,她重新站上了歌唱的舞台。
2018年,当她报名参加戈壁挑战赛时,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。我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她说,只是想告诉十年前的自己:你看,我们还能走这么远。
如今,李应霞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,经常去灾区做心理辅导。地震带走了我的双腿,却让我学会了用心灵行走。阳光下,她的假肢闪闪发亮,就像她眼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